今天下午收到一封來自遠方的信,它在2/16從Zambia出發,經瑞士轉寄,在3/24才從台中家扶再寄給我,費時近一個半月才到我手中。這封信是Christian Children's Fund在尚比亞的分會會長Koyi先生寄給我的,希望我多多寫信給我的「遠方的孩子」,他們會儘力讓我跟孩子之間的聯繫密切一些。收到這封親筆簽名的信,再加上前幾天看的電影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中文片名:被遺忘的天使),我忍不住為我的孩子哭泣了。
被遺忘的天使是由七個以兒童為主的故事集,分別討論在世界各地不論是否為先進國家都有一些生活悲慘的兒童過著不為人知的痛苦日子。情節大綱可以看官網的簡介,但是第一段讓我特別有感觸:第一段講的就是一位非洲兒童Tamza因內戰失去了家人,自己也因不知所以的仇恨當了兵,他不知道殺人的恐懼,卻渴望開心地與同齡的朋友一起玩耍念書,最後他帶著炸彈,坐在教室裡,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沒有經歷過的美好生活,親自結束自己。
那麼小小的身軀帶著大大的槍隻,多不相襯。那樣簡單的渴望,卻是永遠達不到的夢想。
我想到我遠方的孩子,希望我的小小的努力,能夠讓你免於這樣的經歷。
第二段故事中的小男孩因為偷竊被關入感化院,期滿獲得久違的自由,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在感化院中雖然處處不自由,但好歹有某種程度的正義,還能學點東西,出去了卻只能在爸爸的淫威下繼續過著偷竊與動輒打罵的生活,到底是哪一種生活好?是不是一旦生錯了家庭做錯了事,就永無翻身回頭之日?最後他「自願」回到感化院,當他回頭看著他院中的朋友笑著跟他說你出不去的時候,那回望的眼神充滿了無奈、哀傷、痛苦... 那不是一個兒童該有的表情與眼神啊!(不得不大讚這個小男孩實在演得太好了!)
其他幾段故事都很棒,有點溫馨、有點可愛、有點迷幻,只是沒像前述的那二段讓我這麼印象深刻而已。相較之下,最不喜歡的居然是吳宇森大導演拍的最後一段,大概實在太誇張太狗血了,反而沒那麼感人。吳導你還是拍拍商業片好了,這種溫馨感人路線不適合你啊。
但願天下的兒童都能找回他們應得得笑容,我永遠為他們祈禱這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