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血緣而建立的親情,是最霸道的感情。因此,親子之間似乎永遠存在著互愛但無法理解對方的矛盾情感,那麼,夫妻間呢?「當櫻花盛開」在我的想法中,是先生用行動表達對妻子的感情、對妻子的思念、對孩子們的愛,重新認識與瞭解共同生活幾十年的家人,也藉此完成自己生命的旅程。
一開始醫生就宣判了先生的絕症,哭泣的妻子除了擔憂先生的健康狀況,也曾想通知三個子女們,但終究沒有說出口。但是她執意要先生跟她一起去探望遠在大都市討生活的二個孩子,最小最心愛(大兒子與女兒的看法)的小兒子卡爾遠在地球的另一端(東京),還沒有機會去呢。光是探望大兒子一家與女兒,就已經深深地發現親子之間的磨擦與不受歡迎,於是他們倆決定再往北旅行,不再打擾麻煩孩子們。在旅途中,妻子卻無預警過世,從此,先生開始過著極為孤單與思念妻子的生活。思念到與妻子的衣服一起躺在床上,思念到將妻子的衣物穿在身上。他不停自問著:朵莉(妻子的名字)還在他心中,但是她在哪兒?
他決定完成妻子的願望,遠渡重洋飛到東京探望深愛的小兒子,小兒子不知道怎麼跟爸爸相處,酒醉後大罵爸爸不瞭解媽媽,都是爸爸的錯!為甚麼他跑到媽媽心愛的地方(日本)來工作多年,爸媽卻從不來探他?(嘿,這是誰的錯啊??)
先生在櫻花盛開的樹下認識了日本舞者小優,藉著小優的幫助見到了妻子心心念念想著的心鄉(日本富士山)與疼愛的小兒子,他終於瞭解並完成妻子的願望,也完成了他自己的願望,他準備好了。最後孩子們終於都聚在一起,只覺得很感傷一下子失去了父母,但是完全不能理解爸爸的行為。
這是一本有新的科學證據的夢的解析。他並不完全推翻佛洛依德的學說,但也提出很多很多新的證據試圖推測出睡眠時,我們的大腦到底做了甚麼事,為甚麼,我們需要睡覺?
強迫剝奪睡眠甚至可以是最殘忍的酷刑之一。可見睡眠對物種生存的重要性。睡眠除了是身體的休息,也是大腦神經元與各種內分泌的重組期,而夢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反應。
夢有生理上的因素:內分泌的影響、神經元的建立等等;心理上的因素:藉由夢發洩情緒的壓力,所以最常在夢中出現的情緒是焦慮,再來才是憤怒等等;夢也有文 化上的意函:沒有彩色電影之前的夢多是黑白的,有些夢的內容不分各種文明總是頻頻出現等等。夢是詭異的、但也是窺見我們心靈和大腦的一扇窗。
這本不算厚的科普書簡單厄要地將二十世紀發現REM睡眠期直到近期的關於夢與睡眠的研究都介紹了一趟,每一面都有考慮,是一本從科學方面瞭解自己的夢的好書。